用心換成長——淺談良好師生關系的構建
作者:程凱華
平時經常性的用認為對的方式去處理與學生之間的關系,甚少專門去了解學生希望怎樣被對待,在準備這個話題的時候我想換個視角,從學生的視角看看他們的需求是什么。所以在網上問了最近幾屆畢業學生對于今天主題的看法結合我自己的一點小感悟,形成一些看法與大家共勉。
一、公平、發自內心的關心。
我們當然也知道公平對于學生的重要性,這也是我們日常工作遵循的價值原則,但是學生對于公平的需求還是大大超出了我的預想,幾乎所有的學生在反饋信息的時候都涉及到公平,并且基本都放在首位,甚至我們認為平時有意或無意傾注相對較多的所謂“尖子生”也是相同的看法。公平應該是起點,也是方法,應該貫徹到平時的教育教學的每個細節之中,例如談話機會、大考的表揚、課堂回答問題。有時候難以理解為什么賦予教師這個職業那么多要求,想來想去或許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們的工作對象是人,而且是正在成長之中的人,高中的學生蒙是蒙不過去的,有時自以為是的敷衍或許換來的是學生內心深處心如明鏡的鄙夷,我想最佳的方式應該還是“真疼真嫌”吧。
二、你想TA做到的,是否是TA想做到的,能做到的?
冷靜下來思考,對分數的關注,多多少少影響著我們跟學生之間的關注,就像在家庭之中某一個學段升學壓力會影響家庭氛圍一樣。就像我平時在班上說的那樣,如果不談分數我看個個孩子都可愛。高中三年分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三年恐怕也不能只有分數,萬一不能達到理想的分數,我們應該思考一下還能做什么。記得2017屆最后一屆擇校生,我們班有個拖延癥患者,最大特點是很少準時,經常遲到,但是遲到只遲兩分鐘左右。我記得開學后不久我跟他說,這三年首要目標,做一個準時的人,折騰到高三真的不再遲到。雖然最終成績也沒有很好,但是對他而言我覺得也算是一種成長。
三年,分數是最后的評價標準,我們希望每個學生都成龍成鳳,但是差距就是不可避免的存在。有一個合理的定位,一起找準方向,跟學生一起朝著能做到的目標前進,最后結果可能分數沒那么優秀,但也不能歸于失敗。
三、心服,口才能真服。
我什么逃課去打球?
其實這句話是一個小故事,并且是一個差點演化成事故的小故事。這屆高一時,本班一個成績優秀、在班級影響力較大的同學在一門課時逃課打球,東窗事發后我讓他站起來,準備接下來就此事強調紀律問題。他也沒說什么就拿著東西黑著臉站了起來,但是我看出了不情愿,也感受到了其余同學的眾目睽睽。我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問他還有什么意見。他的意思是當時的課是讓自己閱讀,他去打球不覺得有太多問題,他也不會去干其他的事情。我只問了他兩個問題:一是,我們的閱讀能力要不要提高,老師的閱讀安排是不是有意圖。二是如果你是一個放牧者,你的放牧對象突然少了一只,你怎么辦。你保證自己不會出狀況,如果大家都如此誰能保證誰都不會出狀況。
說完我在他和其余同學眼中看到了認同。其實很多事情可以更細一點,如果只是做一個簡單的最終裁決,我想接下來的就是不信服的不斷累積,難以教育大多數。
四、教育總要想一些辦法。你要小心逆行還不開燈的那些人。
有的時候我們以麻煩和時間為安慰,在工作中不可避免的做一些簡單的傳達,比如說在交通安全教育的過程之中,雖然我們也力圖讓呈現更加多樣一些,但是不論怎么樣都會發現,下面的有些同學總是不以為意,認為你講的他都知道,交通安全對于他們不是事。所以我在交通安全教育的過程之中更多的結合我們身邊的事件。所以我交通安全主題班會的主題就是“你身邊的奇葩交通行為”。我帶頭分享,我分享的內容是:我被迫接受你逆行,但是我實在理解不了大晚上你騎車衛生還不打開車燈”,進入情境之后,會發現身邊有太多關于你難以置信的交通違規違法行為,不斷強化了自己的安全意識,也使得大家對交通安全更有敬畏之心。
五、鼓勵與肯定是可以“續命”的。
這是一個復讀生給我的回復,按說復讀一年專注于學習,似乎難以形成強烈的師生友誼,但是這個孩子給我的回復中特別提到了地理老師陳校長,中間的關鍵詞就是“耐心”“笑著”“加油”,雖然說她自己覺得她最終在高考時地理也沒考好,但是在“高四”這種鼓勵與肯定給了她太多力量,即使地理沒有考得很好,但是也上了華科,也就是說別的分數有地理老師的功勞。
有時我也在反思我平時對于學生批評過多,其實冷靜下來思考我們的學生真的沒有那么差,相信每次一輪復習備考會的講課,大家才感受到了什么才叫學生推不動。是什么影響了我們的行為,我想是為了更好的結果,所以不斷試圖去發現學生的問題,試圖解決更多的問題,但是這種行為卻也可能妨礙著我們收獲最好的結果。所以在我們日常的工作之中,尤其到了高三氛圍緊張的時刻,我們是否應該更多的給予學生一些肯定?我們可能認為的那些解決不了大問題的關心與鼓勵,或許就是最后支撐學生繼續前行的那一束光,也可能維系著一輩子的師生情。
六、做好經師,爭當人師。
有的時候在班上感嘆,現在的學生對老師的要求高,用我的話說要讓他們喜歡,你不但課要講得好,還好十八般武藝樣樣會兩下,最好再外貌一表人才,所以時常感嘆做老師太難了。但是冷靜下來思考,這其實并不是我們的學生太苛刻,這其實是時代對人才的新要求,我們是不一般的學校,我們要求學生做不一般的學生,自然我們就要做不一樣的老師。所以不少學生提出了老師要具備良好的專業素養,并且對于老師的人格魅力提出了看法。
所以我們要更好的練好內功,加強自身的專業修養做好經師,這是教書,同時個人還要尋求專業領域之外的提高,做好人師,這是教育。當然也不是說我們老師就一定要變成完人,但是我跟學生強調的是我覺得我身上優秀的你一定要做到,我的有些問題積重難返,你一定要爭取避免,因為你應該,也必將比我優秀。